利用LC-MS法测定血清中15种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包括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血清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急性肝炎初愈患者血清TBA由最初的高值几乎与AST在同一时间降至正常水平,若持续不降或反而升高者则有发展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胆汁酸有助于脂肪的乳化,增强胰腺的脂解作用,并通过形成混合胶粒提高脂类的溶解度,促进肠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胆汁酸对脂肪吸收的重要作用由脂肪痢以及引起肠道胆汁盐浓度降低的症状(如胆汁阻塞、肝硬化以及服用胆汁酸结合药物等)来证实。
胆固醇难溶于水,随胆汁排入胆囊贮存时,胆汁在胆囊中被浓缩,胆固醇易沉淀,但因胆汁中含胆汁酸盐与卵磷脂,可使胆固醇分散形成可溶性微团而不易沉淀形成结石。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和代谢中产生的脱氧胆酸(DCA)还有少量石胆酸(LCA)和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合称总胆汁酸(TBA)。
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为结合型胆汁酸,然后被肝细胞分泌入胆汁,随胆汁至肠道后,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有97%被肠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脏。如此循环不息。这样能使总胆汁酸发挥尽可能多的生理效应。更可防止总胆汁酸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它组织细胞的毒害。


正常参考值:
血清总胆汁酸(TBA)<10μmol/L
血清甘胆酸(CG)<2.6mg/L
鹅脱氧胆酸(CDCA)<1.61μmol/L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特别少,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因此,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试验之一。
胆汁酸的浓度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黄疸的关系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ICP对孕妇本人影响较小,常常在妊娠晚期出现没有皮损的皮肤瘙痒,有时合并轻度黄疸,少有其他症状,血清生化指标方面引起转氨酶和胆红素的轻中度升高和甘胆酸的升高,部分孕妇出现产后出血;但ICP对胎儿影响较大,可发生胎儿窘迫、妊娠晚期不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生物样本前处理平台-液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技术(AutoPreparation-LC-MS)


15种胆汁酸谱图如下:
项目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科诺美生物样本前处理平台可全自动制取待测液,2D-UHPLC智能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能快速分离胆汁酸,进而联用质谱分离出15种的胆汁酸谱图,不仅可准确计算出总胆汁酸TBA,还能分别精确得出每种胆汁酸的含量;不仅能为精准医疗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更能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进而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如有任何需要,请拨打科诺美全球咨询热线,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